索引號: | XXGK-2020-006502 | 發布機構: | 銅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布日期: | 2020-04-30 15:07 | 關鍵字: | 鎮域(村級)經濟 監測評價 指導意見 |
索引號: | XXGK-2020-006502 | 發布機構: | 銅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布日期: | 2020-04-30 15:07 | 文號: | 銅政發〔2020〕12號 [有效] |
關鍵字: | ?鎮域(村級)經濟 監測評價 指導意見 |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市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事業單位:
現將《銅川市鎮域(村級)經濟監測評價指導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銅川市人民政府
2020年4月29日
銅川市鎮域(村級)經濟監測評價指導意見
為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市委關于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要求,進一步激發鄉鎮(街道)和村級組織抓經濟、促發展的積極性,全面推進銅川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培育壯大鄉鎮(街道)和村級特色產業,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結合我市轉型發展實際,特制定本指導意見。
一、鎮域經濟監測評價體系基本內容
(一)監測評價對象
對市轄區38個鄉鎮(街道)開展監測評價工作。
(二)指標體系構成
監測評價體系必須堅持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和省、市委安排部署,及時調整優化。監測指標根據全市鄉鎮(街道)實際,突出鄉鎮(街道)發展重點,強調增收、富民、強鎮成效,主要監測稅收收入、產業發展、集體經濟等數據(具體見附件)。
(三)評價方式
按照市級指導,區縣實施的方式,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化手段監測收集數據,簡化程序,不得增加基層負擔,對可量化、可獲得、可比較指標進行監測評價,每年度進行一次綜合性評價。
(四)評價得分及排名辦法
實行百分制,按照總得分降序排名。
根據分類分值排名,其中前10名為A類,11-20名為B類,21-30名為C類,31-38名為D類。
二、村級監測評價內容及程序
(一)監測評價對象
對本轄區行政村開展監測評價工作。
(二)指標體系構成及主要指標
根據產業布局、經濟發展基礎等,圍繞“壯大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按照取數簡便、突出重點的原則,設立以下指標進行監測評價:
1. 全年村集體經濟總量及收入增速;
2. 本村居民人均從村集體經濟獲得的收益(分紅)增加值(單位:元);
3. 轄區社區工廠、家庭農場、社區農場建設發展情況。
(三)評價方式辦法
村級監測指標由所在鄉鎮(街道)審核后上報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分管部門認定蓋章,形成匯總文件報至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村級監測評價頻次與鎮域經濟監測評價體系保持一致,評分辦法由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自行制定。
三、結果運用
1. 市考核辦將鎮域經濟發展水平按照一定分值權重納入各區縣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體系,綜合評定A、B、C、D四個等級,A、B、C等級分別在綜合分中加2分、1分、0.5分,D等級在綜合分中減1分。
2. 各區縣將鎮域經濟監測評價結果納入鄉鎮(街道)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對排名前三的鄉鎮(街道),分別在綜合分中加2分、1分、0.5分。對排名后三的鄉鎮(街道),分別在綜合分中減0.5分、1分、2分。
3. 每年度以市政府名義對綜合得分前5名的鄉鎮(街道)授予“經濟五強鄉鎮(街道)”稱號,各獎勵100萬元。對綜合排名較上年進位前5名的鄉鎮(街道),授予“爭先進位獎”,各獎勵80萬元;對村級經濟監測得分排名前10名的行政村,授予“經濟10強村”稱號,并分別獎勵50萬元。監測評價第一年不設“爭先進位獎”。
四、有關要求
1. 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要強化抓鎮域經濟的思想認識,把鎮域經濟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工作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抓手,高度重視、夯實責任,扎實推進鎮域(村級)經濟發展,督促各鄉鎮(街道)財政所,認真做好本區域鎮域(村級)經濟監測評價工作。
2. 市上將鎮域經濟發展作為考核評價區縣、鄉鎮(街道)工作的重要內容。相關市級部門要根據指標框架,出臺配套監測細則,指導區縣部門開展工作。
3. 市統計局要指導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高質量開展好鎮域(村級)經濟監測評價工作。每年3月底前,商市級部門核定各區縣鎮域(村級)經濟監測結果,提出區縣鎮域經濟發展評定等級。同時,提請市政府適時組織評選表彰,有關工作程序在評選通知文件中予以明確。
4. 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市級各部門要嚴格審核各項監測指標數據,核查中發現指標弄虛作假、數據造假等違規情況,應依法依規追究有關人員責任,相關責任單位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直接評為較差等次。
附件:銅川市鎮域(村級)經濟監測指標體系和主要指標解釋及計算方法.doc